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2️⃣,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沐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基本思路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沐鸣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等重点难点领域的改革。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以评促建、以评促转🦾⏭,使转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更加符合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
??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作用🏪,推进需求传导式的改革,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高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加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型创业人才培养取得重大突破,将一批高校建成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基地。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转型的主体是沐鸣。按照试点一批、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沐鸣)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试点高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高校转型内生动力活力,带动更多地方高校加快转型步伐🩶,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省级统筹、协同推进。转型的责任在地方。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制定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强区域内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工作。
三、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
3.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找准切入点、创新点、增长点⚗️,制定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转型高校要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切实发扬民主🧛🏽♀️🪮,通过广泛的思想动员,将沐鸣类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沐鸣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
4.加快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合作关系🕝,使转型高校更好地与当地创新要素资源对接,与经济开发区、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对接,与行业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需求对接🚵🏻♀️。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支持,通过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研究院🔏、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和科研、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高校和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格局。围绕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重大战略🌬,加快建立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技术创新、万众创业的一体化发展机制。
5.抓住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思路,增强把握社会经济技术重大变革趋势的能力👩🏼🎓,加强战略谋划和布局,实现弯道超车🙋🏼♂️。适应🧧、融入、引领所服务区域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瞄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格局🥦。促进新技术向生产生活广泛渗透🧑🏼🚒、应用,推动“互联网+”战略在当地深入推进🟤,形成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新优势🧑🏻💻。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先进技术转移应用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沐鸣。
6.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建立沐鸣💉🦠、地方、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校企合作的专业集群实现全覆盖。转型高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实行共同组建教育集团,也可以与行业企业🧖🏼、产业集聚区共建共管二级沐鸣💵。建立有地方、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校、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成员中来自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区的比例不低于50%🧑🧒🧒。支持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沐鸣管理💤、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和绩效评价。积极争取地方、行业、企业的经费、项目和资源在沐鸣集聚🦏,合作推动沐鸣转型发展。
7.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集群🤾。通过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建立课程超市等方式⚠️,大幅度提高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比重。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𓀜,形成根据社会需求、沐鸣能力和行业指导依法设置新专业的机制。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集中力量办好地方(行业)急需🏋🏽♂️2️⃣、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专业🈶。
8.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率先应用“卓越计划”的改革成果🏸,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的权利🧔🏽。具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的转型高校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工程硕士等有关专业学位类别的研究生教育要瞄准产业先进技术的转移和创新,与行业内领先企业开展联合培养,主要招收在科技应用和创新一线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员🦶🏻。
9.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沐鸣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把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10.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和实验实训实习环境。按照所服务行业先进技术水平🧞,采取企业投资或捐赠、政府购买、沐鸣自筹、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引进企业科研、生产基地,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11.促进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有机衔接。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提高招收在职技术技能人员的比例🧑🏿⚖️,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就业“旋转门”机制🧍🏻♀️,为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提供有效支持👦🏻。适当扩大招收中职👸🏽、专科层次高职毕业生的比例。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习者来源、知识技能基础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全面推进模块化教学和学分制。
12.广泛开展面向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瞄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一线劳动者技术提升🧚🏿♂️✍🏿、技能深化🛤、职业转换、城市融入的需求,大力发展促进先进技术应用🧛🏼、形式多样、贴近需求的继续教育。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加强与行业和领先企业合作🎞,使转型高校成为地方政府🧙🏻、行业和企业依赖的继续教育基地,成为适应技术加速进步的加油站、顺应传统产业变革的换乘站、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人才池。
1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探索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考试招生制度。试点高校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优秀应届毕业生和在职优秀技术技能人员👨🏿🍳,应当将技术技能测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之一👨👩👧👧,教育部制定有关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试点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办法应当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以省为单位报教育部备案。招生计划、方案🪚、过程👨🏻🎓、结果等要按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
14.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通过教学评价、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薪酬激励、校企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主动性、积极性。
15.提升以应用为驱动的创新能力🐍。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科技服务和应用性创新活动,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协同创新方式加强产业技术技能积累🧑🏻🚀,促进先进技术转移、应用和创新。打通先进技术转移、应用、扩散路径🤵🏿,既与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动🩺,又与中职、专科层次高职联动👆🏻,广泛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
16.完善校内评价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适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质量标准👨👨👧、内控体系和评估制度🔢,将学习者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将服务行业企业🥷🏿、服务社区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先进技术转移、创新和转化应用作为科研评价的主要方面😙。完善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本科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四、配套政策和推进机制
17.落实省级政府统筹责任。各地要结合本地本科高校的改革意愿和办学基础,在充分评估试点方案的基础上确定试点高校。试点高校应综合考虑民办本科高校和独立沐鸣。省级改革试点方案要落实和扩大试点高校的考试招生、教师聘任聘用、教师职务(职称)评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
18.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转型发展成效评估,强化对产业和专业结合程度、实验实习实训水平与专业教育的符合程度、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比例和质量🆑、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的考察,鼓励行业企业等第三方机构开展质量评价👱🏻♂️。制定试点高校扩大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改革方案🫘,支持试点高校依法加快设置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支持地方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
19.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政策支持。通过招生计划的增量倾斜♏️、存量调整🏌🏽♂️,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将试点高校“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培养纳入中央和地方相关人才支持项目。在国家公派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中适当增加试点高校选派计划🧎🏻♀️。支持试点高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高校合作办学,与教育援外🙎♂️、对外投资等领域的国家重大战略项目相结合走出去办学👏。充分发挥应用技术大学(沐鸣)联盟等作用,与国外相应联盟🫴🏽、协会开展对等合作交流👩🦯。
20.加大改革试点的经费支持☀️。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对改革试点统筹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技术性强👩🦼🚴🏻♂️、办学成本高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中央财政根据改革试点进展和相关评估评价结果🧔🏼♂️,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等专项资金,适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奖励☝️。高校要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优化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向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实习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倾斜。积极创新支持方式❤️,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投入。
21.总结推广改革试点典型经验。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案例⛄️,有计划地推广一批试点方案科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典型高校,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教育𓀙、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共同建立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度。
22.营造良好改革氛围和舆论环境。加强对转型发展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政策宣传🏨,举办转型试点高校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和师资培训班✭,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广泛动员各部门☮️🫲🏿、专家学者和用人单位参与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政策研究。组织新闻媒体及时宣传报道试点经验*️⃣。
根据本意见精神,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指导🚇👨👨👦👦。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2015年10月21日